嗯,用户给了一个任务,让我根据一个标题生成一个伪原创标题。首先,我得理解原标题的意思。原标题是“时隔近5年再次合作 中国一汽‘牵手’零跑汽车|零跑汽车|中国一汽|国务院国资委”。看起来这是关于中国一汽和国务院国资委合作,生产或推广零跑汽车的新闻。 用户的要求是生成一个语义通顺、吸引人、与原标题意思相近但表达不同的标题。只需要输出一个,不要其他内容。所以,我需要确保新标题涵盖同样的关键点:合作、中国一汽、零跑汽车、国务院国资委,同时避免完全复制原来的结构和词汇。 首先,分析原标题的结构。主要信息点有三个:合作时间(近5年)、公司名称(中国一汽)、产品(零跑汽车)、以及相关机构(国务院国资委)。所以,新标题需要包含这些元素,但用不同的词汇和结构来表达。 接下来,考虑如何重新组织这些信息。比如,可以强调合作的长期性,而不是时间间隔,比如“持续深化”或者“再次携手”。然后,用不同的动词,比如“推出”、“携手”、“助力”等,来替代“再次合作”。 另外,注意标签部分,用户提供了三个标签:零跑汽车、中国一汽、国务院国资委。我需要确保新标题中的标签也包含这些关键词,但可能用不同的顺序或表达方式。 现在,我开始构思可能的标题。比如,“中国一汽携手国资委推出‘牵手’零跑汽车”这样直接点明了公司和机构的合作,同时提到了产品名。这看起来简洁且吸引人。 或者,可以更强调合作的意义,比如“牵手计划再启幕 中国一汽与国资委携手研发零跑车”,这样不仅提到了合作,还突出了研发和计划的启动,增加了新闻价值。 另一个想法是突出产品特点,比如“创新驱动未来 中国一汽与国资委联合推出‘牵手’零跑机车”,这里强调了
每经记者 段思瑶 每经编辑 孙 磊
时隔近5年后,中国一汽与零跑汽车再度“牵手”。3月3日,中国一汽对外官宣与零跑汽车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双方战略合作分两个维度:一是双方充分发挥各自在研发领域的技术积累,共同开展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通过技术融合共同提升产品竞争力;二是双方进一步探讨深化资本合作的可行性,通过资本合作实现全产业链资源协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2020年5月,零跑汽车曾与一汽轿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生产应用上展开合作,联合策划与开发智能电动汽车车型,并将整合优势资源,就关键基础技术开发、生产模式创新等领域进行深度研究。但此后双方鲜少对外披露合作的细节和成果。
彼时,零跑汽车首款车型S01刚量产交付不久,销量尚在爬坡阶段。而在今年1月,零跑汽车销量为2.5万辆,紧跟理想、小鹏汽车之后。“目前零跑汽车的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势头较猛,且成本较低,这是中国一汽所看重的。”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纪雪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零跑汽车而言,中国一汽可以为零跑做背书,尤其是在资本层面的合作上。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不管是中国一汽,还是零跑汽车对双方在技术、资本层面的合作细节等均未作出回应。
中国一汽补新能源短板
在“All in新能源”转型战略下,中国一汽新能源汽车销量急需尽快上量。
今年1月,中国一汽“红旗”“解放”“奔腾”三大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售2.02万辆,同比增长166.14%。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月,一汽解放新能源整车批发销量为3200辆。这也意味着,中国一汽自主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不足2万辆。
据央视新闻报道,去年3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喊话”中国一汽、东风和长安汽车三大央企,将对其新能源汽车业务,包括技术、市场占有率、未来发展进行考核。
在此次中国一汽与零跑汽车合作签署的《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中,也重点提及将“共同开展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今年1月,中国一汽在对外公布的《2025年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加大新能源领域投资”。
今年以来,中国一汽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签约频繁。比如,一汽奔腾与花生好车签署1万多辆年度采购协议,推出定制化新能源车型及金融方案;一汽奔腾与地平线签署《智能驾驶领域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中国一汽实际上着眼的是目前智能化发展需求进行的合作。与零跑汽车等新造车企业合作,以便于其在实践中不断去更新、提升,从而形成拳头产品。”
零跑输出技术寻求增量
在此次与中国一汽达成合作之前,零跑汽车已与Stellantis集团达成了合作,双方的合作涉及技术输出和资本等层面。在业内看来,先后与Stellantis集团和中国一汽合作,是零跑汽车对规模效应的追求。
有分析认为,对于主打“性价比”标签的零跑汽车而言,其对规模化的需求比其他汽车品牌更强烈。2024年,零跑汽车全年累计交付29.37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03.8%,超额完成年度目标。2025年,零跑汽车定下的年销目标为50万辆。在这样的背景下,与中国一汽共同开展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或成为其刺激交付量增长的一个重要方向。
此外,从此次合作来看,零跑汽车还将与中国一汽进行零部件方面的合作。有观点认为,中国一汽的百万辆级年产能与成熟供应链将放大零跑汽车的技术规模效应,而这种方式或是零跑汽车迈向Tier1供应商的一个起点。
事实上,零跑汽车当下的商业模式也在悄然转型,其不仅依靠销售车辆来实现营收,也在通过技术输出来获取利润。“零跑通过9年时间积累了很多技术,同时我们自己造的零部件,自用有了一定的规模。把我们一些电子核心零部件销售给更多的OEM(原始设备制造商),这也是未来零跑的(业务)分支。”朱江明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了解到,零跑汽车在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之外,它还与其他一些主机厂洽谈进入其供应链体系。
“零部件这一块,包括平台化的合作等,零跑汽车会利用更多的机会发挥优势。因为丰田给我们打了很好的样板,零部件是非常大的收入来源,也是很好的产品和方向。”朱江明表示。
零跑汽车联席总裁武强此前在财报会上也曾透露,在寻求海外发展和上量机会时,零跑汽车有能力把技术对外分享,例如中东、欧洲等地有机构希望与零跑进行技术上的研发、合作及共享,“技术合作带来的毛利将远高于卖车,零跑将通过多种战略维度和商业模式的构建把毛利率提升至20%”。
一位资深汽车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当前汽车产业的大变局时代,技术外供是一种很好的分摊成本方式,(中国一汽与零跑汽车)双方能否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值得关注。”